2020年2月14日,中央首次决定将生物安全纳入到国家安全体系,要求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、制度保障体系。
病原微生物样本、菌(毒)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和战略资源,具有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。做好生物样本、菌(毒)种的采集、保藏、供应、研究、交流和使用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,也是保障国家安全、防范生物恐怖事件和突发公共时间的重要内容。
生物样本、菌(毒)种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材料,为了更好的支撑科研项目开展,需要采集、保存、运输大量的生物样本及菌(毒)种,如此庞大的样本数量容易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,出错概率高等问题。
生物样本、菌(毒)种全流程管理过程包括采集、运输、存储、实验分析等多个业务环节。由不同的场所、人员、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及交接,传统的管理方法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及工作失误,出现问题不容易及时发现及追踪。
病原微生物菌(毒)种、样本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,大量的管理工作依靠手工记录方式进行。无法对全流程管理中人、机、物、时间、地点等数据进行完整记录,造成菌(毒)种信息不完整、数据缺失等问题,无法做到菌(毒)种、样本全流程安全监控管理。
传统的管理方式面对大量病原微生物菌(毒)种、样本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:
宏诚创新智能样本库升级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硬件、软件系统、射频标签,运用物联网芯片技术,融合人工智能算法,将每份样本纳入物联网体系,赋予唯一身份标识,做到样本的“一物一码”。平台可全程监控病原微生物样本采集、交接、入库、存储、出库、发放、回收与核销等环节,实现高效、精准、可信的生物样本安全监管。